接触到大疆无人机那么久,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疑问:
大疆无人机的续航时间,为什么普遍在半小时以内?
是技术瓶颈吗?
还是大疆故意限制续航时间?
加大电池的容量问题不就解决了吗?
实际上,续航时间可以通过增加电池容量实现大幅度延长,但是对于消费级无人机来说,没有必要且得不偿失。
半小时左右的续航时间,是大疆在当前技术水平下,在重量(便携性)、价格和续航性能(航拍体验)之间达到的相对不错的平衡。
看完这段话你头上可能还是有很多问号,别着急,所有疑问下面为你一一解答。
01 为什么增加电池容量不可取?
对于续航时间,有这么一条公式:续航时间=电池总容量/功耗。
当功耗一定时,电池总容量越大,续航时间越长。只是,在储电技术没有根本性变革的前提下,电池储能密度提升空间不大。要提升储电总量,就需要用更重、更多的电池。
以这种方法来提升续航时间并无太大技术难度,只是增加电池数量或单个重量的同时,也会增加机身重量,从而导致功耗的提升。
打个比方,一块电池的续航时间是30分钟,如果把这块电池的容量增加至一倍,电池的重量也会翻倍,导致功耗增加,而最后实现的续航时间只有45分钟。
也就是说,当电池总量增加到一定值后,对于续航时间的提升必然开始减弱。这时候继续加大电池投入,边际效益反而会逐步下降。
另外,在消费级无人机开发中,我们更倾向于轻巧便捷的产品,这样才方便让更多用户体验航拍的乐趣。
比如在设计御系列无人机时,大疆内部就有“把 Mavic 做到一瓶矿泉水重量大小”的提议。
而盲目加大电池总容量,对续航时间提升有限,还会牺牲无人机的体积和重量,在我们看来是不可取的。
02 储电技术没有根本性变革,续航时间如何突破?
从御 Pro 的 27 分钟到御 2 的 31 分钟,从御 Air 的 21 分钟到御 Mini 的 30 分钟,再到御 Air 2 的 34 分钟。
虽然前面已经说到电池容量有限,但大疆依然不断在续航时间上实现了自我突破,这都得益于工程师在减低功耗方面,做了很多创新和努力。
动力系统功耗与重量息息相关。在控制重量这件事上,我们从飞行器总体设计这一门成熟的学科出发,对各个模块的重量占比做了严格的统筹规划,对飞机的续航及机动性能做了严谨的正向设计。
在无人机研发项目极其早期,甚至外观雏形都没有锁定的时候,就能计算出飞机的最大航时以及各个模块的重量收敛目标。
看似微小的几分钟续航提升,需要不同领域的工程师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,把飞机重量管控到极致。
就以大疆最新发布的御 Air 2 为例。第一代 Mavic Air 的机臂折叠方式并不完美,飞行器在桨盘尺寸、桨盘遮挡面积、启动效率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。也就是说,沿用 Maivc Air 第一代的外型,相同的体积重量下续航时间的天花板比较难以突破。
因此,我们在 Mavic Air 2 的造型轮廓上做了更激进的尝试,力求使产品性能“更进一步”。与此同时,通过仿真和打样实验,我们真的做到了一毫米一毫米地抠进每个零部件的尺寸,以及对应的物理性能。
在航电功耗控制的问题上,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迭代优化,大疆无人机上的核心电路板具备非常高的集成度和性能密度,对航电功耗的控制达到业内较高水平。
不是简单堆砌参数,而是通过在每个维度做技术优化和挖潜来提升用户综合体验,这是我们的产品理念,也是大疆考虑产品续航问题时的首要出发点。
技术指标只是产品力的一个基础,将航拍飞行器背后晦涩艰深的技术,转化成用户畅快安心的体验,才是大疆的最大追求。
你可能也感兴趣: